HEAD4影音頻道 HEAD4影音頻道 - 【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會員登入 | 加入會員
進階搜尋
首頁 新聞快訊 耳機圖鑑 專欄文章 購買指南 討論區 關於
     
 
     
»回上頁
【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9-06 10:24:12

前言 & 搭配器材

本篇主要以 2013 / 07 / 06 Ultrasone 活動試聽會,以及 Ultrasone Edition 5 試聽會的心得整理,搭配前端均為 FOSTEX HP-A8C、ONIX DAC25B,輔以曾試過數次的 Calyx DAC24/192 + SPL Auditor。

註 : 部分圖片為本人拍攝,少數引用官方產品圖

 

 

喜好程度排名

1. Edition 10

2. Edition 12

3. Edition 5

4. Signature DJ

5. Signature PRO

6. IQ

7. Edition M

8. Edition 9

9. Edition 8 Limited

10. Edition 8 Palladium

11. Edition 8 Ruthenium

12. Tio

13. PRO2900

14. Performance 880

15. Performance 860

16. HFI-780

17. HFI-580

18. DJ1PRO

19. PRO900

20. HFI-2400

21. DJ1

 

 

Edition 全系列外殼用料

Edition 5 古代陰沉橡木(Bog Oak)
Edition 5 Unlimited 釕(Ruthenium)
Edition 7 鉻合金(Chromium Alloy)
Edition 8 Ruthenium 釕(Ruthenium)
Edition 8 Palladium 鈀(Palladium)
Edition 8 Limited 釕(Ruthenium)、胡桃木
Edition 8 Romeo 鈀(Palladium)
Edition 8 Julia 釕(Ruthenium)
Edition 8 Carbon 釕(Ruthenium)、碳纖維(Carbon)
Edition 9 釕(Ruthenium)
Edition 10 釕(Ruthenium)、胡桃木
Edition 12 亞光鉻(Matt Chrome)
Edition M 釕(Ruthenium)

 

 

平價家用 | DJ、HFI 系列

Ultrasone 五大系列各有特色,以台灣引進的耳機型號舉例,DJ 系列有 DJ1、DJ1PRO,主要訴求是場內 / 場外 DJ 監聽 ; HFI 系列則有 HFI-580、HFI-780、HFI-2400,用途為家用影音和音樂欣賞,增添對於流行樂曲的適應性。

 

 

由於兩系列的聆聽時間不多,故省略聽感,在此談些個人經歷。曾經在校園中見過有人配戴 DJ1PRO、HFI-580 等耳機,DJ1PRO 甚至遇過兩次,一眼看去即知是 Ultrasone 製品,初觀感辨識度極高,有時騎車時驚鴻一撇,不用思考,腦中便浮現該款型號名稱,亦有可能是我太熟悉的緣故了,哈哈!

 

 

專業訴求 | PRO 系列

中堅機種 PRO 系列,主要用於專業用途,搭載可換線設計(單邊出線),此外,尚有雙邊入線的 Balance XLR 平衡版本。

 

實際聽感上,PRO2900 對於樂器還原度較高,擅長打擊樂,聆聽鼓點特別清晰,低頻以針尖式的呈現,PRO900 中頻密度則略勝一籌,聲底暖和,低頻較為凝聚,低頻以片狀的呈現,詮釋方式更刺激、更外放、更有激情,我認為兩款都適合主流的韓國 K-POP、電子樂、重節奏、R&B 饒舌歌曲。

 

接著談點個人經歷。我曾經入手過 PRO900,剛開聲和開聲幾個月是一段煎熬的時期,有著各種悶塞、人聲偏遠、定位雜亂……等問題,可惜實在等不到煲開的聲音,早於去年中便已賣出,若是再抉擇一次,我應該會選平衡版 PRO900B 或 PRO2900B,畢竟都是雙邊出線,而且均是原生雙三芯平衡 XLR 接頭,日後可搭配平衡擴來享受平衡。

現在我對平衡沒有要求,單端輸出足矣,後端搭配耳擴方是重點,而且平衡優勢在於長距離傳輸下降低損耗和雜訊(反向抵銷),正是為何獲得錄音室廣泛採用的原因,至於附加價值是提升聲音分離度,驅動力是單端兩倍,用料成本 / 匹配性亦是雙倍。

 

 

復刻經典 | Signature 系列

Signature 系列,顧名思義是 Ultrasone 經典款復刻,目前僅有 Signature PRO、Signature DJ 兩款,早前曾聽說尚有 Signature HFI 未推出,不知消息是否屬實?

 

無論如何,兩款我都聽過數次,共通點是此系列著重於平衡性,能量感分佈均勻,不過個人喜愛 Signature DJ 的聲音,Signature PRO 人聲略嫌悶塞,不若 Signature DJ 那般自然,而且 Signature DJ 的橫向音場較寬敞,壓迫感較低,耐聽度更高,實在不像是以 DJ 為名的耳機。

比之 Edition 系列,Signature 系列對於前端較為寬容,更容易搭配出好聲,價格平實是最大的主因,雖然兩款都定位於專業用途,我認為純粹作為欣賞用耳機未嘗不可。

 

 

限量精品 | Edition 系列

至於精品級的 Edition 系列,每款都代表不同時期 Ultrasone 的調音哲學,若排除價格因素,每款聲音特性及用途皆不同。

 

 

Edition 8 系列是保有 U 家特色基礎之上,專為日本 J-POP 流行樂而調音的隨身耳機,早前參加多次試聽會,我主觀認為 Edition 8 Limited 較為甜膩、暖和,Edition 8 Palladium 較為嘹喨、凝聚,雖然兩者都可作為女毒耳機,可是風格卻有若干差異,最少我確定 Limited、Palladium 調音是不同的,想知道新款 Romeo & Julia 是否亦是如此表現?

 

 

Edition 10、Edition 12 是將 S-Logic Plus 技術實現於開放式的製品型號,音場表現相對自然而開放、開放而廣闊,本體重量極輕、配戴感相當優秀,除卻稍嫌夾耳以外(太陽穴處)。

相對於 Edition 10,Edition 12 由於音色趨近於暖色調,人聲厚度稍厚,聽覺上感情較豐富,聽感上較討好耳朵,降低一定的刺激性,耐聽度頗高 ; 而 Edition 10 則屬於冷色調,細節表現奇高,帶有強烈的刺激感,風格上兩款沒有高低之分,當然基本素質 Edition 10 仍是強項,無奈沒辦法在更好的前端下,聽到其完整表現,甚是可惜!

 

至於停產已久的 Edition 9,承襲自傳奇的 Edition 7 設計,符合早期 Ultrasone 的聲音特性,具備強大低頻震撼力以及爆發力,回彈力快速,爽度滿點,只不過人聲靠後,突顯出樂器伴奏的主位,適合非人聲為主的歌曲(電子樂、搖滾樂),不過 Edition 9 停產已久,後續的產品找不到可替代的機種,非常遺憾!

 

最後是最新發布的 Edition 5,很遺憾,當天試聽會聆聽時,我認為沒有煲開,不過僅憑 10 分鐘的聽感,仍然能聽出聲音特點。

當時搭配的前端是 Bryston BDA-2 + BHA-1,正以第一印象而言,Edition 5 有著勝於同廠其他型號的三維感,感受得出音場的上下深度,不再趨於平面化,低頻表現較紮實、凝聚、有勁,隨之而來的刺激感亦不惶多讓,難道是 S-Logic EX 技術所帶來的進化(或特色)嗎?

 

 

談點器材搭配

在億而頌試過那麼多搭配,搭配 Ultrasone 耳機最中意的組合還是 Calyx DAC24/192 + SPL Auditor。

Calyx DAC 24/192 俗稱「韓國軍刀機」,簡稱軍刀,外設計與 Mac mini 同樣簡約,全鋁合金外殼,重量非常地沉,相信有搬過軍刀的人應該能體驗「箇中滋味」,或許廠方是為了聲音考量,避免電路通電時產生的多餘震動,以及外在環境的雜訊干擾吧!

 

Calyx DAC 24/192 強項是音樂資訊量還原,受惠於速度感優異,使得低頻收放快速,音場延展性出色,即便是以小音場著稱的 SONY MDR-Z1000,亦能擴展出深邃空間感。

SPL Auditor 則擁有水準以上的驅動控制力,兩款器材搭配之下,對於 Ultrasone 普遍強細節、強力度的調音風格有著良好適應性 ; 由於 Ultrasone 耳機多採用鍍金屬振膜,不易驅動至定位,容易產生多餘振動所帶來的失真,而 Auditor 算是能夠應付這類型耳機的耳機擴大機,是否有更好的搭配就未可知了,至少是相對不錯的選擇。

Auditor 是旗艦耳擴 Phonitor 技術下放的簡化版,後者曾在別家店試聽過,同場切換 Auditor,訊源是 ROKSAN CDT + W4S DAC2 DSD SE,耳機是 Edition 8 Limited,我主觀認為 Auditor 比較合乎口味,Phonitor 過於突顯細節,感受得出顆粒感,整體聲音反而缺少細膩度。

順帶一提,SPL 早在德國 Prolight + Sound 便已展出 Phonitor 2、Phonitor mini,相對於前代款,Phonitor 2 增加一組 XLR 輸入與一組 RCA 輸入,可利用背板的 XLR 輸出給平衡耳機,看來是平衡耳機系統的新福音,滿想知道搭配 PRO900B、PRO2900B 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

親民取向的 Phonitor mini 則擁有吸引人的黑白雙色設計,好似在別家耳擴也未曾看過,現今價格居然略低於 Auditor,讓人有些意外!

 

 

入耳式耳機 | IQ、Tio、Pyco

2013 年以後,Ultrasone 接連發表三款入耳式耳機 IQ、Tio、Pyco,由於尚未聽過低階款 Pyco,暫且無法評論聽感,在試聽上述兩款時,同場對比 Sennheiser IE800,作為聽感參考之用。

 

配戴方面,IQ 難以完整地塞入耳道,尚未完全配戴好的情況下,我認為 IE800、Tio 舒適度更棒,配戴也方便,直接塞入耳腔即可,省略手動調整繞耳式的配戴步驟。

基於簡短試聽心得,我主觀認為 IQ 素質明顯勝於 Tio,IE800 音場規模不大,勝在自然、樂器質感鮮明,真實性亦勝過上述兩者,好不好聽見人見智,至少個人口味而言,IE800 是三者中最喜歡的一款入耳式耳機。

排開個人喜好,IQ 有別於自家早期風格,對於樂曲的適應面更廣,雜食性更高,善於還原歌曲中最細微的訊息,全頻段的解析力之高,不遜於眾家旗艦,高頻表現明亮,延伸極盡,中頻具有特殊的金屬染色,低頻密度高,下潛略微深沉。

 

Tio 的定位恰好與 Edition 8 Limited 類似,兩者都是 Ultrasone 旗下耳機中少數的「女毒耳機」,調音已然脫離早期 Ultrasone 強調紮實有力的低頻風格與直白的人聲,反而朝向流行樂的取向靠攏,中頻密度頗高,人聲定位靠前,具備極高清晰度,結像相當細緻,高頻仍然偏亮,低頻卻收斂不少,大致上可用「清麗」兩字來形容。

至於音場表現則是 Tio 弱項之一,缺少招牌 S-Logic 環繞技術,音場大小和定位則不如預期,這是非戰之罪,耳機音場(特別是耳式)均為模擬而成,畢竟兩耳沒辦法同時接收到聲音訊息,調音時得透過聲音延遲性與耳機內部的腔體反射,營造出的虛擬音場,因此無需特別在意。

總體而言,Tio 缺少上位機 IQ 全頻段的高解析力,甚至音場完整性亦有不如,但以實售價來說,算是物有所值吧!除卻聲音表現,我認為 Tio 最大缺點在於做工,當時試聽機的接頭處已然褪色,「Ultrasone」字體有磨損之痕跡,希望原廠能在此處多做加強。

 

 

後記

西元 1991 年創立於德國慕尼克郊區的 Ultrasone,是一間年輕、創新、有活力的公司,相較於三大老廠 Sennheiser、beyerdynamic、German Maestro (MB Quart),風格特色十分鮮明,正如其中文譯名「極致」,調音美學亦是極致之流。

然而,如此特別聲音未必符合多數人的喜好,端看使用器材和歌曲類型而定,建議下手前先試聽為準,若是購買後不如預期,再拋售亦是一番損失。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1    RE:【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chienhenglin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9-06 11:48:22

樓主的測試真是詳細,個人擁有ED9,在聽過一些搭配後,目前也是用SPL Phonitor2來搭配,聲音真的可以把U家的風格凸顯出來,ED9的音場左右要拉開的話,耳罩式主要原因,原廠耳罩設計造成這樣的聽感是無法避免的

SPL Phonitor2的平衡耳機輸出我有用轉接線試過,聽起來比6.3mm略差一點(原廠規格是以6.3mm的數據較好),不過以訊號輸入來看,平衡輸入比RCA輸入的音響性好上很多,給您參考看看~~不過SPL Phonitor2解析已經很好,所以我是以調音方向加點音染~~多點味道吧,我覺得SPL Phonitor2對電源線敏感度比較高,所以就用電源線染一下,味道還蠻不錯的~~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2    RE:【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9-06 17:05:13
chienhenglin wrote:
樓主的測試真是詳細,個人擁有ED9,在聽過一些搭配後,目前也是用SPL&nb...(恕刪)

我覺得 Edition 9 是該廠牌的傳奇型號之一,至於最初的 Edition 7 尚無機會拜聽過,之前試聽前端使用 SPL 時最搭配,興許是 Ultrasone 原廠在設計耳機時,正是使用 SPL 調音台的緣故吧!

早在億而頌、源音聚會時多次聆聽過 Edition 9,可以發覺有不少可挖掘潛力,唯獨未在平衡套裝下測試過,多謝您的心得分享,Phonitor 2 如有機會肯定不會錯過(沒想到台灣引進了!),肇因是 SPL 是我相當喜愛的專業品牌,中性略冷的聲底相當傳真,儘管礙於預算限制,Phonitor Mini 會是我未來耳擴的購買目標,雙色外觀好看之外,而且提供 XLR、RCA 輸入接口,連接方式更為泛用。

P.S. 圖中不正是 Kharma 荷蘭卡瑪電源線?想必能沖淡 SPL 的監聽味呢!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chienhenglin : Phonitor 2要訂才會進;當初等了1個多月,感覺代理商不太會囤庫存;Kharma算有自家風格,搭配Phonitor 2的確能在不失解析下能保有更耐聽的音色   2015-09-06 23:05:29
zhang230631 : 感謝明示!如此作法更像是客訂製的產品,也許代理商為避免囤貨壓力 ; 至於 Kharma 有機會再來測試看看!   2015-09-08 10:22:32
  #3    RE:【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chienhenglin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6-09-10 09:10:56

最近入了Tribute7,聲音包圍感蠻不錯的,細節量也多,聲音有走回U家聲底的方向,還蠻不錯聽的~~就是很欠run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4    RE:【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6-09-13 18:19:41

恭喜入手,Edition 7 真是 U 家的傳奇耳機之一,可惜我只聽過 Edition 9,從實際聽感猜測,Edition 7 的重製版 — Tribute 7 是否也是低頻大港兇猛、中頻直接、高頻延伸力極佳的調音呢?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5    RE:【聊天室】Ultrasone 系列製品之心得總整理
 
chienhenglin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6-09-14 23:09:08

Tribute 7的低頻不像ED9那麼沉跟兇猛,但是下潛跟延伸殘響都比ED9更完整,中頻部分Tribute 7比ED9好很多,Tribute 7的包圍感應該就是來自於它飽滿的中頻,Tribute 7高頻延伸性不若ED9那麼直白刺耳,而是滑順的往上延伸,但犀利度依然不錯,不會有少一口氣那樣上不去

整體來說Tribute 7的特色在我認為就是有寬廣的音場包圍感(以密閉式耳罩而言),而且聲音扎實飽滿,細節非常的多,聲音密度高卻不會不耐聽,而且用一般手機推就有不錯的表現(討喜)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專 欄 文 章 TOP10
1/ 邁向登峰造極之路,參訪台灣先鋒的 TAD 視聽室
2/ 發燒友必看!台灣主流客製化 IEM 品牌大全
3/ DAP 該怎麼選?六大要點帶您一次懂透透
4/ 從北到南,品牌展示中心 & 耳機專門店直擊
5/ Luminox Audio 耳機升級線 Shadow 抽獎開箱
6/ 鐵三角旗艦耳擴之外的選擇,AT-HA22TUBE 簡評
7/ FMAS 2022 台北耳機祭中獎開箱 - Avier 原音 AX1 入耳式耳機
8/ 隨身播放器 – DX90J 簡易聽感&測試
9/ 不到貳仟元的降噪奇蹟 - Yo-tronics YTH-900nb
10/ 小孩子才做選擇 - Unique Melody MEST
耳 機 圖 鑑 TOP10
1/ AKG K240 MKII
2/ Sennheiser IE800
3/ Audio-Technica ATH-AD2000X
4/ SHURE SE535 Special Edition
5/ Audio-Technica ATH-IM04
6/ DENON AH-D7100
7/ beyerdynamic T1
8/ Audio-Technica ATH-W5000
9/ Philips Fidelio X1
10/ beyerdynamic T5p
最 新 活 動
2024年0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Q&A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HEAD4 All Rights Reserved.   
<body> <P>HEAD4影音頻道</P>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