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4影音頻道 HEAD4影音頻道 - 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會員登入 | 加入會員
進階搜尋
首頁 新聞快訊 耳機圖鑑 專欄文章 購買指南 討論區 關於
     
 
     
»回上頁
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3 18:22:06

前文回顧 : 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上)

 

 

NW-ZX2 + PHA-3,體積碩大、份量紮實

微逆光下的 NW-ZX2、PHA-3,碩大體積及厚度,內心不免浮現「黑磚」、「綑綁神器」等念頭,若是在幾年之前,實在難以想像 SONY 會踏入隨身綑綁器材的行列 ; 而我認為綑綁終究不是便利的隨身系統方案,相較於 HIGH END 2015 德國慕尼黑展覽中現身的超高價位隨身聽 Astell&Kern AK380,大膽設計出專屬的配套底座,在額外驅動力與體積限制之間達到平衡點,同時省略綑綁、連接線材等,想法概念非常之新穎。

然後是來自中國的 HiFiMAN HM-650、HM-802、HM-901(S)皆採取可拆卸耳放卡的模式,可以為自己耳機挑選適合、匹配的耳擴電路,我認為上述都是可以參考的解決方案,畢竟綑綁便利性不佳,NW-ZX2 純數位輸出又有浪費之嫌,誠然 PHA-3 有著 D/A 數位類比轉換、DSP 數位訊號處理功能,僅須配合 Android OTG、iPhone Lightning Dock 輸入即可聆聽音樂,手機正是你的播放器、你的隨身訊源,可視作隨身型一體機的共通優勢!

 


前文說那麼多,終究得聽聽官配套裝的實力如何?是否能體現如今 SONY 的聲音美學?我們接著看下去!

順帶一提,PHA-3 隨附專屬規格的 Micro USB、Micro USB to WM-port 兩種線材,用以搭配 Android 智慧型手機和 Walkman 播放器進行數位輸出,必須注意的是附屬線材在原本 Micro USB 左方新增一個特殊插針,可能用來識別 USB DAC 或者隨身訊源 OTG(On-The-Go)兩種傳輸形式。

舉例來說,XPERIA Z2、NW-ZX2 必須透過上述的特殊連接線材,方能正常傳輸數位訊號,幸虧將 PHA-3 作為 USB DAC,僅需使用普通 Micro USB 線材即可正常傳輸訊號。另外在測試過程中,感受到 PHA-3 運作時發熱量不低,亦無法邊聆聽邊充電,建議未聆聽時關閉電源,節省電力與多餘熱量發散(續航力約為五小時),免得燙手!

 


國語流行 專輯音源
弦子 < 同名專輯 >
金莎 < 空氣 >
金莎 < 不可思議 >
金莎 < 換季 >
金莎 < 他不愛我 >
王若琳 < start from here (SACD) >

 


J-POP 專輯音源
いきものがかり < メンバーズBESTセレクション >
いきものがかり < FUN! FUN! FANFARE! >
moumoon < moumoon >
moumoon < 15 Doors >
moumoon < No Night Land >
miwa < don't cry anymore >
miwa < chAngE >
miwa < 441 >
miwa < FRiDAY-MA-MAGiC >
Kalafina < THE BEST Red (Hi-Res 24bit/96kHz) >
Kalafina < THE BEST Blue (Hi-Res 24bit/96kHz) >
Suara < Special Place Recording -at 求道会館- (DSD 5.6MHz + Hi-Res 24bit/96kHz) >

 


K-POP 專輯音源
Lim Kim 김예림 < A Voice >
Lim Kim 김예림 < Her Voice >
Baek A Yeon 백아연 < Shouldn’t Have >
Juniel 주니엘 < MY FIRST JUNE >
Yozoh 요조 < My Name Is Yozoh >
Davichi 다비치 < Mystic Ballad >
Davichi 다비치 < Special BEST >
leeSA 리싸 < leeSA wiv Hcube >
Hi.Ni 하이니 < Clutch Bag >

 


POP 專輯音源
Jason Mraz < 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
Taylor Swift < Speak Now [Deluxe Edition] >

 


JAZZ 專輯音源
Eva < Live At Blue Alley >

 


Classic 專輯音源
Accardo < Diabolus In Musica Accardo interpreta paganini (XRCD) >
Linda Matsuda < Violin Carmen >
Linda Matsuda < Ravel - Live >
Linda Matsuda < Ysaye Six Sonatas for Violin Solo, Op.27 >

 


NW-ZX2 + PHA-3 + MDR-Z7,不可隨身的定點聆聽系統

這次主要聆聽系統是 NW-ZX2 + PHA-3 + MDR-Z7,當前聆聽時將 PHA-3 全數設置為 DSEE HX OFF,因專輯歌曲皆是 16bit/44.1kHz 或更高規格的音源格式,少數為 Hi-Res、DSD 音源檔案,實測後差異不甚明顯,所以關閉節省電力,至於增益設為 GAIN NORMAL,降低失真提高的可能,而且在低音量聆聽之下,類比旋鈕較不會有微幅的左右聲道偏音問題。

歷經一個月的聆聽體驗,兩件器材一副耳機的風格保持一致,並非是中性、少染呈現,畢竟訴求為音樂愛好者欣賞用途,同時 NW-ZX2、PHA-3 在保有相當程度音響性的前提之下,著重於音樂性表達,而且 MDR-Z7 本身亦是音樂性著重、中下盤豐腴的一款家用耳機,100kHz 以上低頻段有所強調,為營造出一種舒緩、溫和且柔順的烘托感,我認為是 MDR-Z7 耳機的一大特色!

首先來評斷 NW-ZX2 + PHA-3 單端輸出的實際表現,興許是驅動不力之故,MDR-Z7 高頻表現晦暗、略為感到壓抑,低音域樂器偶有蓋過人聲的情形,感受到能量分布趨向於中下盤,低頻量感及飽滿度稍嫌豐腴,幸虧保有各聲部的分離度,唯可惜全頻段的層次感略為平面。

然而,MDR-Z7 瞬態表現中規中矩,無法稱作優秀亦不會過於遜色,低頻伴奏偶有蓋過人聲的情形,甚至空間感規模稍嫌狹窄,最多延伸至耳邊 2 ~ 3cm,音場呈現前後窄、左右寬的扁平形狀,人聲與樂器呈現橫向 180 度排列,欠缺適中且合宜的縱深感。好在相對於 NW-ZX2 直推來得優異許多,後者常為人所詬病的是耳機輸出貧弱,若是應付家用耳罩實屬勉強,更何況是家用低阻抗耳機中,相對不好搞定的封閉式旗艦 MDR-Z7。

 


或許您會好奇問,如果是 PHA-3 平衡輸出,是否能夠讓聲音更進一步提升呢?答案是肯定的!

若以 PHA-3 平衡輸出驅動 MDR-Z7,基礎音響性會有顯著提升,至少相對於單端口而言,取得稍稍寬闊且舒展的橫向音場,樂器形體感及輪廓更加清晰,可以明確地分辨,有別於單端驅動下稍嫌絮亂、相互干擾的情況,無論電子樂器抑或是真實弦樂演奏,當聆聽 Taylor Swift < Better Than Revenge > < Haunted > 等樂曲都能感受到可聞的聲音變化,特別是鼓聲伴奏相當分明,人聲亦相對飽滿且厚實,至於單端表現實在差強人意,平衡輸出才是 PHA-3 的精華所在。

若是表現 Accardo < Rondo galante . Andantino gaio > 弦樂演奏,MDR-Z7 微細節呈現在水準之內,瞬態表現中規中矩,唯缺少琴音箱體共鳴的美感,細微運弓和擦弦力道無法暢快呈現,而且縱向音場進步幅度也不大,始終覺得 MDR-Z7 真正聲音不僅於此,是否真是隨身系統的侷限尚有待觀察吧!

當聆聽金莎 < 最後一個夏天 > < 最近好嗎 >、弦子 < 天真 >、moumoon < Do you remember ~English ver.~ > 等歌曲時,我注意到 MDR-Z7 的其中一項特點,那就是呈現低頻段時,依稀能聽到大振膜推動空氣的「嗡嗡~ 噗噗~」聲音,雖然下潛不足以稱作深沉,不似它款耳機做到有如敲擊心臟、充滿震撼力的低音域表現,但是順順聽、輕鬆聽、不追求極致,PHA-3 + MDR-Z7 這套隨身耳機組合尚能接受。

既然是當代的 Hi-Res 耳機,總得聆聽高解析音源來測試潛力。這次選曲是 Kalafina < 夏の林檎 (24bit/96kHz) >,雖然錄音品質和後製手法不盡相同,可是經由 PHA-3 平衡驅動的 MDR-Z7 詮釋之後,初聽會覺得 CD 音質的節奏起伏更強,容易聽見細微的唇齒音和氣音,低頻烘托感更勝 Hi-Res(24bit/96kHz),相信會有人喜歡 CD 音源版本。

延續上段,在我依序比較過 CD、Hi-Res 兩種版本,後者詮釋的 Wakana、Keiko、Hikaru 三人演唱尾音更有延伸之感,歌聲彷彿經過細細梳理過般,極輕微的齒音、氣音與顆粒感已然消失無杳,完全呈現出柔和、舒服卻不損及細節的聽音感受,樂器伴奏更為自然、摒除刻意強調低頻烘托感的手法,因此我會更偏好 Hi-Res(24bit/96kHz)版本的演繹方式。

緊接著細聽 Suara < キミガタメ at 求道会館 >,同張專輯共有 Hi-Res 24bit/96kHz、DSD 5.6MHz 兩種版本,想必差距會更加微幅吧?沒錯!至少我多次比較之後確是如此,Hi-Res 稍稍銳利些,可是 DSD 有稍許柔化、美化,線條感卻更加清晰且細緻,除此之外,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延伸自前文的自問自答,那麼 PHA-3 平衡輸出可以完全推動 MDR-Z7 嗎?那就未必了!從親身經驗來說最為準確,記得今年初舉辦的玩家交流活動 - 鐵趴 2015,有位熱心玩家展出未引進的 Pioneer U-05 DAC/耳擴一體機,說巧不巧,友人正好攜帶 MDR-Z7 輔搭配 Kimber Cable 原廠單端升級線,如此大好機會豈能錯過!

當時以家用器材 Pioneer U-05 單端驅動 MDR-Z7,立即獲得立體、相對寬敞、具邊界感的音場表現,高頻依舊柔和且舒展,不會刻意強調高音域細節,人聲保持適度的欣賞距離,歌手咬字與氣音皆能完整、清晰地呈現,原本不易控制的低頻更為凝實有力、收放自如,強弱音還原非常之明確,鮮有含糊不清之情形,代表 MDR-Z7 聲音風格已定型,卻有不少可挖掘的潛力,當然,若是想聽到 MDR-Z7 中上水準或者更好表現,建議直接選擇家用器材為佳。

 


由此看來,NW-ZX2 + PHA-3 隨身套裝有其侷限性,最大可能是受制於電池供電,導致耳擴控制力不足以令 MDR-Z7 振膜完整發揮,特別是低頻段表現,即便是 PHA-3 平衡輸出印象中亦不如 U-05 單端驅動所達到的聲音高度,若是以隨身角度看待,儘管聲音素質仍然有著極大的改善空間,卻是非常不錯的「隨身定點聆聽系統」,在音樂性和音響性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我認為是官配套裝最大的著眼點。

最後談點個人的主觀想法,無論原廠如何定義 MDR-Z7,我始終認為 MDR-Z7 是一款完全家用取向的全罩式耳機,本體碩大導致收納不便,儘管封閉式結構框體造就一定程度的隔音能力,上側和後下側的透氣孔卻犧牲少許遮蔽性 ; 加之配戴起來又非常「Big」,即使在安靜場所聆聽,恐怕會大幅提高注目率和回頭率(笑)。

 


MDR-1ABT、TE-05 搭配聽感

同場加映 MDR-1ABT,這副耳機是藍芽版的 MDR-1A,亦支援 NFC 近場通訊,全系列使用 Sony 產品的好處是功能支援性高,XPERIA Z2 在開啟 NFC 設置後輕觸 MDR-1ABT 即瞬間完成配對,方便得很!

不過在 NW-ZX2 開啟 NFC 配對時偶有無法成功配對的情形,如有碰到類似情況請多試幾次吧!

 


聲音表現方面,藍芽無線連接的 MDR-1ABT 自然無法企及上位機 MDR-Z7,我認為調音趨向流行化,更加強調節奏感和電子伴奏音,與兄弟機 MDR-1A 如出一轍,除此之外,我亦感受到 MDR-1ABT 藍芽連接時,不可避免帶來的細節缺失,優勢在於無線藍芽的方便性!

後續搭配自用的入耳式耳機 FOSTEX TE-05,或許是 NW-ZX2 足量低頻加成之故,彌補本身偏薄的低音域厚度,原先樂器的輪廓描繪能力、專擅於弦樂器演奏等優勢皆獲得保留,TE-05 聲音優劣早在「【遲開箱系列IV】既冷門、且平價、卻有特點的 FOSTEX TE-05」一文有詳盡描述,在此略過不提。

可惜這套組合令 TE-05 的高頻趨向柔和、美化方向發展,稍稍損及 TE-05 相當透明的高音域表現,因此有得必有失,端看個人喜好和耳機搭配而定了,我不敢斷言 NW-ZX2 是否匹配各款耳機、符合口味,所以親身試聽是最準確、最可行的方式了。

 


承先啟後的 NW-ZX2

我與 SONY 之間的相遇過程,可稱之為緣分吧!不知不覺間持續入手索尼製品,撇開早期僅支持獨家規格的諸多不便,現在我的產品選購哲學逐漸歸於理性,畢竟沒有人會和預算過不去(笑),因此把握住自身需求,兼之謹慎抉擇,以此找到相對好或者相對適合的產品,正是為何撰寫文章的意義所在。

再回到 NW-ZX2、PHA-3、MDR-1ABT、MDR-Z7 等產品本身,上述一系列標榜對應 Hi-Res 高解析音源,正如前文所提及硬體、軟體上的完備,可謂軟硬兼施,軟體帶動硬體銷售,硬體支撐軟體內容,而且根據網路資料,早在 NWZ-ZX1 播放器發售至 Walkman A10 系列、XPERIA Z3 推出期間,Hi-Res 音源販售有著顯著地增長,至今旗艦 ZX 系列歷經兩代變革,漸漸發展至成熟階段了。

未料這次 NW-ZX2 宣傳詞沒有出現「Walkman 史上最高音質」,不過諸多技術特點、零件用料、抑振設計皆延續自 NWZ-ZX1,在原有基礎之上進行強化和細部著墨,暫且不論奢華定位的 QUALIA 017,NW-ZX2 代表著當今索尼的隨身聽旗艦之作,技術宣示意味濃厚,價位亦來到 Walkman 歷史上的新高度,如此高昂定價確實讓不少愛樂者難以消受!

總而言之,我認為 NW-ZX2 的出現和價格訂定有值得思考之處,不免想起音響界流傳的一則定理 : 「在聲音各方面達到相當水準,是否可以為 1% 提升而付出額外的 99% 代價?」我想答案因人而異。事實上而言,中高端的音響耳機產品已經無所謂性價比了,因為追求極致本來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NW-ZX2 正是扮演著承先(繼承過往)啟後(高端定位)的角色,未來 Walkman 會發展到何種地步尚未可知。

為此,本人作為一名索尼產品的愛好者,總會期盼 SONY 持續發布令人讚嘆、不自覺發出「WOW!」的隨身聽,並且提供價格親民的款式,好造福更多喜愛音樂重播及追求感動的耳機玩家們!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1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Yazi
(北極熊)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3 22:55:47

下篇也幫忙推一下d(`・∀・)b

非常詳細的解說,讓小弟回想起當初試用的感覺(,,・ω・,,)

SONY最高 ヽ(∀゚ )人(゚∀゚)人( ゚∀)人(∀゚ )人(゚∀゚)人( ゚∀)ノ

顯示完整留言串↓
  #2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3 23:57:07
Yazi wrote:
下篇也幫忙推一下d(`・∀・)b非常詳細的解說,讓小弟回想起當初...(恕刪)

感謝 Yazi 大的青睞,我認為 SONY 近年推行綑綁漸漸脫離隨身範疇了,姑且稱之為「定點聆聽」系統,可以收納放進背包,外出配合 NW-ZX2 或者筆電加上 PHA-3,耳機隨喜好選擇,未必得配自家的 MDR-Z7,本文整組系統價格著實不斐,幾乎可以購入家用型一體機或者好評如潮的 Hugo 雨果了,我想必須慎重選擇之!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3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nsx1693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4 13:30:09

細聽過3次ZX2... 除了做工還不錯以外

我真的找不到它的優點... 該說是Sony特有的個性嗎?

3W8我真的會去買AK100II... QQ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4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4 17:32:55
nsx1693 wrote:
細聽過3次ZX2...除了做工還不錯以外我真的找不到它的優點...該說是So...(恕刪)

此價位我會著重考慮 Calyx M M1,同為韓國品牌的 aurrender V10000 也有相當濃厚的興趣,希望台灣早日引進,之前音悅已經放消息了,不知為何遲遲未有進一步資訊。

至於 NW-ZX2 聲音風格有特色、特別是偏暗高頻和略為增加的低頻段表現,是否匹配各款耳機得嘗試過才能得知了,此外,NW-ZX2  耳機輸出僅足夠推入耳式耳機,不免成為一大遺憾,勢必得外接 PHA-3 方能獲得足夠的驅動力,但不得不說,PHA-3 平衡輸出確實有亮點,可惜僅針對自家耳機推出專屬線材,它牌耳機難以享受到雙 3.5mm TRS 平衡定義所帶來的優勢。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5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micheallin
(1)
版主
發表於2015-07-15 10:41:55
zhang230631 wrote:
前文回顧: 從愛好者角度來看Hi-Res|SONYNW-ZX2評析心得(上)  N...(恕刪)

有玩過一下ZX2,操作趕上真的跟apple的IPT有點差距

聲音是比較好啦...

SONY還是需要加加油,DSLR追上了這邊也要追上啊!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6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15 13:48:20
micheallin wrote:
有玩過一下ZX2,操作趕上真的跟apple的IPT有點差距聲音是比較好啦...S...(恕刪)

Android 系統得搭配高規格硬體,才能擁有足夠的操作流暢度,這部分確實是 OS 作業系統差異,如果 iOS 再配上 2GB RAM,多工處理肯定能再提升。

至於 DSLR 部分,SONY 力推的半透明反光鏡可以歸類在傳統單眼嗎?我還得再查些資料,不過可以肯定對焦速度相當快,即按即對,完全不是早前使用的 a580 所能比擬 ; 曾動手玩過 a77 II、a99 性能讓人訝異,可惜半透明反光鏡本身會減損進光量,有點難以接受,連拍性能的追求也不高,如果回歸傳統反光鏡我會更有興趣!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7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27 11:42:56

對岸 iMP3 論壇開始爆料了,僅有對於新款 Walkman 的相關描述,似乎亦有新耳機製品,姑且當作不確定的消息,日後若有更進一步消息,我會再持續追蹤!

2015 年新款 ZX 系列
1. 並非採用 Android 作業系統
2. 更多顏色
3. 更多功能
4. 價格不貴
5. 接近九月份發布

2015 年新款 A 系列
1. 搭載 NC 降噪功能
2. 更多顏色
3. 更多功能
4. 價格不貴
5. 九月份前後發布

引用來源 : Walkman 2015 新A系和新ZX系发布确定
 

 


 


圖檔
今年 Walkman 預計會推出兩款新型號 NW-ZX100、NW-A27,按照現今 SONY 相機系列的命名方式,我猜測前者類似 DSC-RX1、DSC-RX100 之間的定位關係。

引用來源 : New ZX100 and A20 Walkamans Pass through E-Postel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8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Yazi
(北極熊)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27 15:51:35
zhang230631 wrote:
對岸iMP3論壇開始爆料了,僅有對於新款Walkman的相關描述,似乎亦有新...(恕刪)

這節奏是當智慧型手機出嗎?(´゚д゚`)

智慧型手機這樣出是因為產品壽命很短,而且研發的時刻很短

有問題的時候大多無視,直接推出下一代產品來替代

但是音響產品這樣玩,根本就是照表操課,縮短研發時間和品質

目前從 AK 就可以看出這樣推產品的問題 (售價、定位混亂,產品質都有小問題。)

結果 SONY 還是打算跟進這樣的做法?(゚⊿゚)

顯示完整留言串↓
  #9    RE:從愛好者角度來看 Hi-Res | SONY NW-ZX2 評析心得(下)
 
zhang230631
(1)
一般會員
發表於2015-07-27 16:35:11
Yazi wrote:
這節奏是當智慧型手機出嗎?(´゚д゚`)智慧型手機這樣出是因為...(恕刪)

我覺得年年更新旗艦不是好事,當下旗艦明年就是舊型號了,且音響產品大多尋求穩健,每次產品線更新都是有感提升,這次 NW-ZX 系列確實是智慧型手機的推出策略了。

NW-ZX100 我猜想是下位型號,定位不及 NW-ZX1、NWZ-ZX2 兩款個位數命名的隨身播放器,但實在沒有諸多亮點,至於 Astell&Kern 年年拉高隨身聽的價格極限,遲早有一天會像現今的音響市場般高不可攀,但不得不說韓國人真會做生意、真會行銷,僅憑幾款聯名款耳機便足以抬高聲勢,周邊配件也意圖使人敗家啊!

 
1
顯示完整留言串↓
 
      
專 欄 文 章 TOP10
1/ 邁向登峰造極之路,參訪台灣先鋒的 TAD 視聽室
2/ 發燒友必看!台灣主流客製化 IEM 品牌大全
3/ DAP 該怎麼選?六大要點帶您一次懂透透
4/ 從北到南,品牌展示中心 & 耳機專門店直擊
5/ Luminox Audio 耳機升級線 Shadow 抽獎開箱
6/ FMAS 2022 台北耳機祭中獎開箱 - Avier 原音 AX1 入耳式耳機
7/ 鐵三角旗艦耳擴之外的選擇,AT-HA22TUBE 簡評
8/ 隨身播放器 – DX90J 簡易聽感&測試
9/ 小孩子才做選擇 - Unique Melody MEST
10/ 不到貳仟元的降噪奇蹟 - Yo-tronics YTH-900nb
耳 機 圖 鑑 TOP10
1/ AKG K240 MKII
2/ Sennheiser IE800
3/ SHURE SE535 Special Edition
4/ Audio-Technica ATH-IM04
5/ Audio-Technica ATH-AD2000X
6/ beyerdynamic T1
7/ Audio-Technica ATH-W5000
8/ Philips Fidelio X1
9/ DENON AH-D7100
10/ beyerdynamic T5p
最 新 活 動
2024年0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Q&A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HEAD4 All Rights Reserved.   
<body> <P>HEAD4影音頻道</P> </body>